行業(ye)動態
PVC管在國內的發展狀況分析
來源://51lizhi.cn 作者:admin 發布時間:2014-03-08
由于國際油價、乙烯價格上漲和氯的供應短缺,導致了乙烯法成本的上漲,進口依存度連續下降,約降至20%。但即便如此,由于國內生產商開工率繼續保持低水平,今年前7個月的PVC管進口量(liang)已(yi)經達到129萬噸,如(ru)果在僅余的(de)5個(ge)月時(shi)間里,原油價格維持在70-75美(mei)元/噸,那么即便加(jia)上幅度(du)不(bu)同的(de)懲(cheng)罰性關稅(shui),部(bu)分(fen)供應(ying)商(shang)(shang)的(de)貨源(yuan)也(ye)完全(quan)(quan)能夠以全(quan)(quan)稅(shui)方式進入中國(guo)市場(chang)。可(ke)以想見,若國(guo)內的(de)購買商(shang)(shang)繼(ji)續(xu)保持這種進口量(liang)水平(ping),那么今年PVC進口量(liang)很有(you)可(ke)能達到200萬噸,從而創下近(jin)9年來的(de)最高(gao)水平(ping)。
由于我國煤礦資源豐富,由國際貿易的絕對優勢原理可知,應大力開發要素稟賦豐富的產品,即PVC異型材廠家,因此,我國的電石法PVC管廠家裝置的產能逐步占到全球總產能的25%。而大衛•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也告訴我們,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(而非絕對差別),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,每個國家都應根據“兩利相權取其重,兩弊相權取其輕”的原則,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,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。因此,國外價格略高的乙烯法PVC,也大量涌入國內。2009年隨著PVC膠管步入(ru)日落期(qi),以及(ji)國際原的(de)低(di)迷(mi)帶來的(de)乙烯法高(gao)成本的(de)消失(shi),我國的(de)PVC進口又開始大幅度(du)增長,并遠遠超過去年(nian)同(tong)期(qi)。